![]() |
SBIR申請資格官方沒說但是會影響通過率的4件事 |
SBIR補助計劃是由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所提供的補助資源,目的是要鼓勵中小企業投入創新研發,進而獲取企業自身的競爭力以外,同時能夠帶動產業的進步發展,因此有的SBIR補助計劃。
SBIR申請資格的官方規定
實收資本額在一億元以下或員工未滿200人
其他規定參考SBIR計畫常見問題
SBIR申請資格官方沒把話說清楚的原因
首先我們現在談一談,為什麼SBIR官方在申請資格上面,好像刻意的不提什麼,我認為最主要原因是,收件單位也就是SBIR,不希望因此而降低了送件者,對於類似SBIR的單位來說,他們會有所謂的KPI,例如鑒別率(收件數除以通過數),所以如果收件數不高,就會影響到他們的KPI,因此在申請資格的文字上會有模糊的地帶,讓你覺得你好像很適合申請。
SBIR申請資格官方沒說的事
1.關於SBIR審查委員背景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在審查你計劃的人,還有可能不是你的產業的人,為什麼呢?補助計劃在找審查委員的時候,通常會先設定一個或幾個時間,然後逐步發信給盡可能在相關領域的審查委員或者投資圈的人,看是否能夠湊滿3人,如果不行就會再向外擴展。
所以,如果你的補助計劃寫得過於專業,很有可能你的審查委員根本就看不懂。也因此不少人在申請補助計劃時,總是會抱怨覺得評審不夠專業,不了解你們的領域,其實就是正常的。
2.沒做好這件事會扣至少30分
很多人以為所謂的創新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其實這對許多審查委員來說是一個大忌,因為你想做的事情不可能沒有人投入相關的領域,如果你沒有找到潛在競爭者,要嗎表示你沒有用功,不然就是你在隱藏相關的資訊。
但是如果不懂得如何表達你跟潛在競爭對手的差異,很有可能會讓審查委員覺得你跟競爭對手太過相識而被認定不創新,所以清楚的表達你在經過市場分析之後你的創新性,才不會在這個項目失去太多分數。
3.SBIR其實在乎你的體質
補助計劃是補助未來有潛力的公司,而不是補助缺錢的公司,多數人聽到補助以為是用來幫助他的,但其實補助計劃是用來鼓勵有成長潛力的公司。所以我們會看到不認是SBIR或者其他補助,都會要求提供最近一期結算申報書或者暫借報表,目的就是為了要了解這間公司的體質。
但是這個影響的分數不大,我就曾經幫助過一年營業額是0元的公司,申請到近百萬的補助,但是要如何能夠讓審查委員覺得這間公司雖然過去一年營收是0元,但是最近公司未來依然是值得期待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否則要怎麼樣讓評審覺得,把幾百萬的補助交給你,過去都沒有營收能夠佐證要如何解釋未來你會獲得市場的青睞?
4.SBIR在乎可行性
可行性有分三個分別是人、物、財。
人的部分不外乎團隊陣容以及經驗,透過計劃主持人以及研發人員的學經歷介紹,讓審查委員很快地知道,相關人員在這個產業當中具有深厚的實力。
物的部分指的是研發計劃中的產品,要透過說明的方式讓審查委員知道,這項產品為什麼你們一定會在計劃執行時間內完成以及完成之後的樣子是什麼?
最後則是財的部分,也就是預期營收,預期營收有分兩種,一種是計劃結束之前達成的預期營收,以及計劃結束之後的未來三年營收。把這兩個預期營收說清楚,例如你會有哪些推廣的管道、預計會投入多少資源、觸及多少人、多少人會以多少價格買單、...等等。
把上面這三個人、物、財都說清楚,就能夠大幅提升審查委員對你們的信心,換言之可行性的分數就會大幅的提高或者減少失分。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幫助,Mr. Frank是政府補助計畫審查委員,並且提供全台唯一補助送到過為止的代辦服務,歡迎加入我的line官方帳號,了解我的服務與掌握最新文章通知。